GB/T 21650.1-2008 压汞法和气体吸附法测定固体材料孔径分布和孔隙度 第1部分:压汞法

国家标准
67浏览

标准编号:GB/T 21650.1-2008

标准名称:压汞法和气体吸附法测定固体材料孔径分布和孔隙度 第1部分:压汞法

英文名称:Pore size distribution and porosity of solid materials by mercury porosimetry and gas adsorption - Part 1: Mercury porosimetry

发布日期:2008-04-16

实施日期:2008-10-01

归口单位:全国颗粒表征与分检及筛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

执行单位:全国颗粒表征与分检及筛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

主管部门: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

起草人

周素红、邹涛、陈萦、高原、朱庆山、黄文来

起草单位

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、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

标准范围

本部分描述了根据Ritter和Drake[1][2]发展的压汞法来评价固体的孔径分布和孔中的比表面。它是一种可比较的方法。由于汞污染,本方法通常是破坏性的。测得的渗透到孔或空隙中汞的体积是与孔径相关的静压力的函数。实际操作时限制的最大外压力约为400MPa,这一压力对应于能测得的最小孔径约为0.003μm。能测得的最大孔径主要受样品深度的影响,因为从样品顶端到底端汞的静压力有差异,一般能测得的最大孔径为400μm。测量覆盖了颗粒内的和颗粒间的孔隙率,通常该方法不能区分这两类同时存在的孔隙。本部分适用于研究大多数非润湿多孔材料。本部分不适合于汞齐化的材料,例如金、铝、还原铜、还原镍和银等某些金属,如果一定要用该方法,则需要对样品进行预钝化处理。在外压力下,有些材料会发生变形、挤压或破坏,并出现开孔坍塌、闭孔打开的现象。在某些情况下,可能需要引入样品压缩率修正因子以获得有用的可比较的数据。因此,压汞法具有可比较性。

标准文档截图

下载信息


立即下载标准文件

大家都在看